Seata 入门指南
2025/9/17大约 4 分钟
Seata分布式事务框架入门指南
前置知识
在开始本教程之前,建议您具备以下基础知识:
- Java 基础语法
- Spring Boot 和 Spring Cloud
- 微服务架构基础
- 数据库事务基础
什么是 Seata?
Seata(Simple Extensible Autonomous Transaction Architecture)是一款开源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,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简单易用的分布式事务服务。
主要特性
- 高可用:支持集群部署,无单点故障
- 高性能:针对性能进行了优化设计
- 易扩展:支持自定义事务协调者和参与者
- 多模式:支持AT、TCC、SAGA和XA等多种事务模式
核心概念
在Seata中,有三个重要的角色:
TC (Transaction Coordinator) - 事务协调者
- 维护全局事务的运行状态
- 协调全局事务的提交或回滚
TM (Transaction Manager) - 事务管理器
- 定义全局事务的范围
- 开始全局事务、提交或回滚全局事务
RM (Resource Manager) - 资源管理器
- 管理分支事务
- 与TC交互,注册分支事务和报告分支事务状态
环境准备
1. 下载并启动Seata Server
说明
本教程使用Seata 1.6.1版本,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版本。
- 下载Seata Server
- 修改配置文件
- 启动服务器
2. 添加依赖
在您的Spring Boot项目的pom.xml
中添加以下依赖:
<dependencies>
<!-- Seata依赖 -->
<dependency>
<groupId>io.seata</groupId>
<artifactId>seata-spring-boot-starter</artifactId>
<version>1.6.1</version>
</dependency>
<!-- Spring Cloud Alibaba依赖 -->
<dependency>
<groupId>com.alibaba.cloud</groupId>
<artifactId>spring-cloud-starter-alibaba-seata</artifactId>
<version>2022.0.0.0</version>
</dependency>
</dependencies>
3. 配置文件
在application.yml
中添加Seata配置:
seata:
tx-service-group: my_test_tx_group
service:
vgroup-mapping:
my_test_tx_group: default
registry:
type: nacos
nacos:
server-addr: 127.0.0.1:8848
namespace: public
group: SEATA_GROUP
快速入门
1. 定义业务接口
创建订单服务接口
@FeignClient(name = "order-service")
public interface OrderService {
@PostMapping("/order/create")
Boolean createOrder(@RequestBody Order order);
}
2. 实现分布式事务
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下单场景示例:
@Service
@Slf4j
public class BusinessServiceImpl {
@Autowired
private OrderService orderService;
@GlobalTransactional
public void createOrder(String userId, String commodityCode, int count) {
Order order = new Order();
order.setUserId(userId);
order.setCommodityCode(commodityCode);
order.setCount(count);
// 创建订单
orderService.createOrder(order);
// 模拟异常
if (count < 0) {
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("订单数量不能小于0");
}
}
}
3. 配置数据源代理
为了让Seata能够管理数据源,需要配置数据源代理:
@Configuration
public class DataSourceConfiguration {
@Bean
@ConfigurationProperties(prefix = "spring.datasource")
public DruidDataSource druidDataSource() {
return new DruidDataSource();
}
@Primary
@Bean("dataSource")
public DataSource dataSource(DruidDataSource druidDataSource) {
return new DataSourceProxy(druidDataSource);
}
}
最佳实践
注意事项
- 事务边界:合理划分事务边界,避免事务过大
- 超时设置:根据业务情况设置合适的超时时间
- 异常处理:妥善处理事务中的异常情况
- 并发控制:注意分布式事务的并发处理
性能优化
- 精简数据:减少分布式事务中传输的数据量
- 合理设计:避免不必要的跨服务调用
- 本地事务:能用本地事务的场景不要用分布式事务
常见问题
1. Seata的事务隔离级别是什么?
Seata 的 AT 模式使用全局锁来保证事务的隔离性。默认情况下,AT 模式的隔离级别是 Read Committed。
2. 如何处理分布式事务超时?
可以通过配置全局事务超时时间来处理:
seata:
client:
tm:
default-global-transaction-timeout: 60000 # 60s
总结
本文介绍了Seata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,包括:
- ✅ 基础概念:TC、TM、RM的角色和职责
- ✅ 环境搭建:服务器部署和客户端配置
- ✅ 快速入门:实现一个简单的分布式事务示例
- ✅ 最佳实践:性能优化和注意事项
- ✅ 常见问题:隔离级别和超时处理
下一步学习
- 了解Seata的AT模式实现原理
- 学习TCC模式的使用场景
- 探索Saga模式的最佳实践